華爾街見聞 2019-01-31 16:48:29
分析公司將兩組黑客分別命名為Alpha與Beta,前者習慣迅速行動,平均在30天內就會將約四分之三的被盜資金轉成現金;后者穩(wěn)扎穩(wěn)打,最多會“持倉”18個月,等風頭過了再套現50%。
猶記得2014年,曾經身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Mt.Gox曾在遭遇黑客攻擊后被竊走85萬枚比特幣,損失近5億美元,隨后宣布破產。如今,幣圈雖有些輝煌不再,但黑客對數字貨幣這一資產仍舊沒有手軟。
曾助力FBI及美國其他執(zhí)法部門追蹤借由加密貨幣進行洗錢等非法行為的區(qū)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在本周一的報告中指出,兩組犯罪分子意思已經通過黑客攻擊竊取了約1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這一金額已占此類騙局損失當中的絕大部分。
上述公司花了三個月時間追蹤在已知的黑客攻擊中遭到竊取的資金,但表示其分析可能并不正確,且并不確定這兩組黑客的真實身份。但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Gradwell表示,兩組黑客可能仍處于活躍狀態(tài)。
Chainalysis將兩組黑客分別命名為Alpha與Beta。其中,Alpha是一個受到嚴格控制的大型組織,至少部分目標是非金融驅動的。而Beta則是一個規(guī)模較小且組織性較差的“嚴重受制裁的組織,專注于獲得資金”。

報告顯示,兩組黑客雖然都是借由廣泛的數字錢包網絡隱藏蹤跡,并通過交易將竊取的資金轉為現金,但其“套現”習慣并不相同:
Alpha是“迅速行動派”,平均在30天內就會將約四分之三的被盜資金轉成現金,一次攻擊涉及約1.5萬筆轉賬;
Beta則是“穩(wěn)扎穩(wěn)打派”,最多會“持倉”18個月,等風頭過了再去交易所,幾天內套出50%以上的現金。
2018年幾乎可說是專偷數字貨幣的黑客“大年”。根據您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ipherTrace周二發(fā)布的一份報告,去年,黑客從投資者手中竊取的數字貨幣金額達到了17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規(guī)模激增近400%。
其中,有9.5億美元的損失主要是黑客利用了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和錢包等基礎設施服務的不完善所致,這較2017年的2.66億美元增長了近260%;剩余的7.5億美元則是因為釣魚攻擊,欺詐性ICO以及各式各樣的數字貨幣龐氏騙局。
CipherTrace的CEO Dave Jevans表示,這失竊的17億僅代表了目前可驗證到的黑客犯罪所得,“但我們毫不懷疑,真實的數字貨幣資產損失要大得多。”
報告還提到,從地區(qū)來看,韓國和日本是大部分加密貨幣交易所盜竊案的源頭,占比高達58%。
去年1月,日本最大比特幣交易所之一的Coincheck就被盜5.23億個NEM新經幣,市價約為4.26億美元。而韓國數字貨幣交易所Bithumb也在同年6月遭到黑客攻擊,被盜價值3200萬美元的數字貨幣。
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網站所追蹤的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年內一路走低,現已經來到1160億美元附近。比起去年年初8350億美元的市值巔峰,這一數字已經下跌了近7200億美元。
華爾街見聞 曾心怡(內文及封面圖均來源于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